時令已近仲春,田間地頭,各種花次第開放。在桂北全州,近期最風光的恐怕是油菜花了。不信去看看微信朋友圈,曬的盡是金黃色的花海,美景美人,那是說不盡的撩人。已在南寧工作的粟仙,經不起故鄉花海的誘惑,趁著周末急匆匆地趕回了全州。 在全州看油菜花,主要有兩個地方,一是龍水的橋渡,二是安和的大塘。我們選擇去大塘,因為那里除了看花,還有一處人稱“小九寨溝”的山村也早就吸引我們了。 3月4日,星期六。天氣預報說有小雨,還好,只是陰天。我和粟仙、小謝等五人,在縣城吃過早餐,便驅車直奔大塘。原想今天只要不下雨,就是萬幸,不想到達大塘時,天空竟然還亮爽起來,雖然仍不是拍攝油菜花的最好天氣,但也足以令我們由衷地感謝上蒼垂青了。 大塘是全州安和鎮的一個村委,129縣道穿村而過,交通很方便。我們到達時,油菜花田邊已有數十人在觀賞、拍攝了,從停在公路邊的車輛及各人攜帶的裝備來看,有些人是路過花田,見景生喜,臨時下車觀賞,用手機拍拍,也有的是帶著攝影的“長槍短炮”有備而來,至于那幾位忙著替一對青年男女拍攝婚紗照的,則肯定是一專業團隊了。 此景此情,讓昨晚才坐夜車回鄉的粟仙立馬興奮起來,趁著光線好,搶拍了幾張后,就對同行的小謝說,你是女的,又是老師,會講話,去跟那幾個穿紅衣服的美女溝通一下,能不能配合我們,拍幾張美美照? 一會兒,小謝便興沖沖地回來了,說,成了,有兩個是我的同行呢!原來那四個紅衣美女都是本地人,有兩位在桂林從事教育工作,也是趁著假期回來看望父母,順便賞花的,另外兩個是陪他們來的,都很好說話呢! 于是開拍。幾組照片拍下來,大家都盡興了,也相熟了。互加微信后,我們便打算離開,去大塘的龍井一游。一年齡稍長的紅衣美女說:“我家就在旁邊那村子,大家相遇就是有緣,你們跟我侄女又是同行,中午就去我家吃餐便飯吧!”我們連忙推辭,說還要去龍井一游,起碼得一個多鐘頭呢!她則熱情地說:那不是正好嗎?等你們游覽完了,我們也煮好飯菜了。盛情難卻,我們愉快地答應下來。而后,駕車去龍井。 龍井,“古名魚井,位于安和鎮龍家村旁巖石嶺下,泉水清澈質好,四周樹林茂盛,環境幽雅,豐水流量1000升每秒,枯水流量700升每秒,是境內第一大井泉,可供飲用并灌溉農田10000余畝。”這是縣志《全州志》中的描述。為啥古人稱之為魚井呢?據說是因為泉水從巖穴中涌出后,形成兩個數畝大的深塘,清澈的水里常有魚兒游泳,大者體長數尺,小者亦尺余,魚不畏人,投以石搖尾而已,故才有魚井之稱謂。 從129縣道轉入村道,有一門樓,很醒目;沿著門樓下新修的水泥路再行約一公里,便到龍家村了,全部車程也就幾分鐘。一下車,便覺眼前一亮:一彎溪水,從村頭輕輕流過,一簇簇水草,在水流中擺動起舞,便若在空氣中被風吹拂著一般,是那么的綠,那么的柔;小橋邊,幾株茶花正盛開,綠葉枝間點點紅,真一個靚麗;空氣極清新,閉著眼,深吸一口,從頭到腳,便覺一陣舒爽,仿佛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睜開了眼。沿著小溪邊新修的木質棧道,我們溯流而行。幾只白鴨,在棧道下的水里自在地覓食,過往的行人,似乎與它們毫無相干;洗衣服的紫衣大嫂,一邊麻利地在溪水里漂洗著衣服,一邊笑呵呵地回答我們的提問…… 在村中穿行數百米,小溪蜿蜒到村后。棧道沿著溪邊柳樹延伸,高高的樹影,倒影在藍汪汪的水中,與天連在了一起。棧道上,有三三兩兩的游人,悠閑地漫步;一個深潭的對面,一老農在種樹,我問道:“老伯,種的什么樹呀?” “白果樹。等秋天你們再來,黃爽爽的葉子,更漂亮!”老人樂呵呵地回答。 我指著身邊的潭水又問道:“這是最大最深的塘(潭)嗎?” “不是。你們再走過去一點,就到最大一股井水涌出來的地方了,那里深不見底呢!”老人熱情地指點。 果然,又走了兩百米,過一小亭,一汪湖藍色的潭水便展現在眼前:綠樹環繞的水潭中央,一大股泉水靜靜地涌出,悄悄地向四周擴散開來,若不注意,還當就是一潭靜水呢。大自然就是神奇,這么大的水量涌出,卻是如此的無聲無息。 小謝走到潭邊,拘一捧泉水,說,這水是溫的呢! 旁邊一洗菜的大媽接口道:“你熱天來試試?冰骨呢!” 這我相信,冬暖夏涼,這是上好泉水的共性。 還想繼續往前游,卻被告知前邊雖然還有好幾處絕美的井泉,但還在修路,不好走!正猶豫間,便接到了紅衣美女打來的電話。看看時間,已是十二點半了。她在催我們去吃飯了。 那就留點念想待下次吧!這么美的花,這么美的景,更有這么淳樸真誠的人,這樣的地方,不就應該多來走走嗎? >>>更多美文:游記散文
- Oct 20 Sun 2024 07:17
六十年代的愛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